时间: 2024-06-15 09:56:32 | 作者: 电气装备电缆
徽商,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其商业资本之巨,从商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三百年。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温州商人不远千里来到安徽,在此扎根,用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姿态,逐渐在皖立足,并名扬安徽。
敢于冒险、擅长抱团的温商这数十年是如何在皖一步步建立“温商帝国”?他们与讲究义利之道的徽商又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近日,温报集团“致敬新时代·奋斗温商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行”采访组踏上安徽大地,记录这群奋斗在徽文化下的温州商人。
安徽国际五金机电商贸城是位于合肥市东北部的一家大型商贸城,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占地面积约450亩的商贸城内,随处可听见带乐清口音的温州话,合肥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黄建春便是其中一位。
1983年,改革开放第5个年头,一切都方兴未艾但又充满生机勃勃。这一年,年仅20岁的黄建春离开了家乡乐清市柳市镇西仁宕村,与一群同样怀揣着创业梦想的乐清人一起来到合肥,做起了五金生意,而且一待就是35年。
和当时许多温州人一样,黄建春也是从一个上门推销员开始的,商品都是从温州发货。凭着惊人的意志,在80年代中期,黄建春便成为了“万元户”,并在1988年包下了一家五金商店的柜台,生意越做越大。
温州人把握商机意识总是令人称道,这点在黄建春身上很能体现。1995年,来到合肥经商的乐清人慢慢地多,黄建春当下便花了200多万买了一辆长途大客车,承包了来往于乐清和合肥长途专线,黄建春说:“那时候长途车基本是车少人多,很多乐清老乡甚至要‘走后门’才能买到一张当天就走的票。我就想着,自己也买一辆车多好,不仅能服务老乡,还能给自己创收,两全其美。”
在外拼搏,难免会遇到挫折,而能在挫折中逆风翻盘的人,才会笑到最后,这点对于淮北市温州商会会长陈雷需来说,体会最为深刻。
1993年,高中毕业不久的陈雷需离开家乡乐清市翁垟镇,跟随胞兄辗转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推销低压电器产品。为了尽快熟悉数量繁杂的产品型号,掌握产品性能,他曾没日没夜地对着货单背诵;为了拓展市场,寒冬季节,他也曾在内蒙草原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极端气候辗转奔波。3年多的社会实践让陈雷需饱尝了创业的酸甜苦辣,更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
机缘巧合下,陈雷需带着赚到的人生第一桶金,于2000年来到淮北市,以20万元起家,在自己熟悉的低压电器领域做起了代理,并于2001年获得飞利浦在淮北的代理权,专营煤矿灯具等产品,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
但2006年的一次挫败,让陈雷需印象非常深刻。那一年,他带领公司员工参与淮北市的一项大型工程,合同金额达到2000万元,竞标的关键时刻,代理品牌厂家只报来了技术参数、却没有报价,直接引发公司损失了数百万元,陈雷需当场气得掉下了眼泪。
经过反思,陈雷需认为,再这么干下去,也不过是为别人搭建平台,既然目前有这样的实力,还不如自己也来做企业。
在当时淮北市政府连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环境下,陈雷需与淮北矿务局以及上海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合作,开办了一家电缆生产企业;随后,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淮海实业集团合作,开办了富特尔塑业有限公司,开始真正经营自己的产业。
如今,整个淮海经济区每年塑料包装的市场约有40-50亿元,而陈雷需的富特尔目前日产30万条塑料编织袋,全年可实现6.2亿元的销售额,所有工艺基本已实现了自动化,除塑料包装袋外,公司还生产矿用防静电编织袋、电缆挂钩,塑料插件和塑料加工制品等,产品除供应本地以及徐州、宿州等地区。
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从宋代便开始活跃的徽商,存在500余年,辉煌了300余年,在其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温商的历史虽没有徽商久远,但在改革开放这40年来,温商以其独有的敢为人先之精神,被誉为“东方犹太人”。那么,在徽商发源地活跃着的这群温州商人,与当代徽商之间到底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呢?
对于温商和当代徽商的区别,合肥市温州商会会长陈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温、徽两商有相同性,也有很大的不同,两个商帮虽创业时期不同,但均包含了百折不挠、诚信为本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我认为徽商最可以让我们温商学习的,就是其注重文化教育,从历史上看,徽商一旦发迹,便衣锦还乡,大兴土木,还特别热衷于开学堂,办试馆,培养人才。虽然徽商经历过一段没落时期,但其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至今仍在延续,这也是安徽为何会出这么多名人的原因,也恰恰是我们温商所欠缺的地方。”
要说在当代徽商中最了解温州的,就要数合肥市工商联副主席、人和集团董事长朱圣杰了,他同时也是温州市安徽商会会长,至今每每前往温州时,他都习惯性地讲“回温”。
“让合肥真正在现代商业意识上得到觉醒的,我认为就是第一代温商是很有贡献的。我们当时有很多事情,都是学温商做起来的,包括我现在的人和集团,两位副董事长都是温州人,一位是鹿城人,一位是乐清人,他们是我的左膀右臂,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无论是回温还是在合肥,我都非常愿意与温商有更多的合作。”朱圣杰说。
合肥市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汪达升在谈到这几年在皖温商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有超过10万温商走出家园,来到安徽,成为在皖的300家各地商会中的佼佼者,他们的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感悟时代发展信息的能力,是现代徽商所应学习的。
作为国内徽文化收藏家中的佼佼者,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表示,徽商之所以能辉煌300年,关键一点是在于其重视教育而产生的文化自信,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而温商在改革开放以来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和对异地文化的认同令他惊讶。他特别希望老一代温商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存下来,供后代学习,以古鉴今。
随着在皖温商的不断壮大,合肥、芜湖、黄山、淮北、滁州、淮南、安庆、铜陵、毫州等地温州商会纷纷成立,涉及电子元件、电气成套、五金机电、矿业装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金融服务等多项商业领域。
合肥市温州商会会长陈建提出“弘扬温州文化、团结温州商人、服务两地经济、促进一起发展”为办会宗旨,坚持走“以温州品牌打造品牌温州商会”的路子,制定了“三年创市级品牌商会,五年创省级品牌商会,十年创全国品牌商会”的中长期规划目标。目前,该商会会员企业累计上缴税金十几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0万个,向社会捐款捐物800万元,他们已成为合肥经济一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之一。
2014年1月7日,温州市在皖温州商会工作委员会在合肥成立,安徽各市县温州商会、在皖温籍党员及广大温商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娘家”,在党工委这个“红色引擎”的有力推动下,热情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爱心救助帮扶,关爱困难党员,捐资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陈建作为会长又是在皖温州商会党工委书记也积极投身在各种扶贫帮困等社会捐助活动,先后捐款捐物500多万元;为会员、非会员企业维权10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3000万元。
今年5月18日,安徽省温州商会总会真正开始启动筹备计划,在皖温商正一步一个脚印,进一步做大做强,续写在外温商的精彩与传奇。
本文转自:温州网/p>
N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董晶亮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相关
【专题】致敬新时代 奋斗温商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行大型采访活动--更多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