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 Friday Special丨Unpacking Tianzhou-6 China’s new space “deliveryman”

时间: 2024-03-15 06:53:16 |   作者: 新闻中心

电缆型号

  整船物资有效装载容积扩大20%,“带货”实力再升级;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六度携手,测发时间进一步缩短、流程可靠性逐步提升;将聚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5月10日21时22分,伴随着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一道耀眼的光柱划破夜空,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穿云破雾,直入云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货船”正式起航。

  椰林间,滨海处,文昌航天发射场内外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热烈庆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告捷。

  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1日消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根据计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12日上午8点多打开天舟六号舱门来“拆快递”。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发航天器,是改进型货运飞船的首发船,也是天舟六号到天舟十一号组批生产的首发货运飞船,将为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两个乘组先行送去“粮草”和“辎重”,承担着打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开局之战的重任。

  天舟六号为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补货”,新包裹里藏着哪些惊喜?此次的“天舟快递”有何升级?发射任务有哪些看点?

  天舟六号最大的特点是吨位更高,能装下更多货物。凭借货物装载能力首次突破7吨,天舟六号一跃变成全球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

  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我国天舟货运飞船采用货物舱和推进舱两舱设计,货物舱用于运输各类物资,推进舱为飞行器提供动力、能源与通信功能,并装载空间站补加推进剂。

  历次天舟货运飞船升空的装载情况,是由空间站不同阶段任务和科学需求决定的。本次任务,天舟六号也根据新阶段新需求做出了灵活调整。

  一方面,到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姿态变化调整相对变少,推进剂消耗也会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天舟六号升级改进,推进舱腾出了一部分空间来放置原货物舱设备,货物舱就有了更大的容积装货,方便携带更多物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主管设计师董圣然介绍,通过改进,天舟六号密封舱货物装载空间提升了24%,装载能力由5.5吨增加至6.7吨;天舟六号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

  “带货”能力的大幅度的提高,使得货运飞船每发射一次,能为航天员提供更久更充足的物资保障支持。为提高货物运输能力,本次任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进行了优化改进,将货运飞船发射需求由1年2次优化为2年3次,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次任务还有一个显著亮点,就是天舟六号及后续型号中,国产型号规格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关键元器件100%国产化。研制队伍通过推进系统配置优化工作,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满足了上行遥控要求及下行图像和载荷数据的需求。

  科研人员将天舟六号货物舱的后锥段,由原来的非密封舱改为密封舱,新增的“货架”大大拓展了货物舱的存储空间。同时,原来位于货物舱后锥段的仪器设施,为了寻找新的“座位”,则全部下移至推进舱内。

  腾挪空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处处考验着航天科研人员的技术功底和匠心巧思。

  “在推进舱构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舱内的配套设备增加了近50%,新增的大多属于外观尺寸大、插件布局密、关联设备多、线缆直径大的设备,除了要满足设备安装后整体结构力学平衡需求,还要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用于电缆插接以及电缆网敷设、固定绑扎,以及满足高标准的安全性、维修性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飞船型号副总师曹俊生介绍。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成功改进,将全密封货运飞船拓展为标准型(8个贮箱)和改进型(4个贮箱)两种状态。后续,将根据空间站补加推进剂的上行需求,由不同型谱的天舟货运飞船执行任务,为我国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营提供充足物资保障。

  今年距离天舟货运飞船首飞已有6年。时间拉回至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多项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的策略中第三步空间站研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任务是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搭建天地运输走廊、担纲托举天舟重任的“货运专列”,依然是长征七号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天舟货运飞船的“老搭档”。它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需求,以及兼顾发射卫星等其他任务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其入轨精度也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不超过4秒。

  从首飞算起,长征七号火箭尽管连战连捷,仍在坚持技术创新和全方位改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介绍,本次任务中,研制队伍对火箭发动机等产品做了可靠性提升改进,进一步消除了薄弱环节;在测发流程方面,优化了地面测控软件,进行了单机、系统和全箭验证,测发流程可靠性得到逐步提升。经过流程的科学规划和优化,发射场测发时间从7年前的近40天缩短到了如今的25天。

  后续,长征七号火箭还将以每年1到2次的发射频率,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作提供物资保障。在满足空间站货运任务的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未来还计划发射中低轨卫星,拓展卫星发射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所有的天舟货运飞船都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16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本次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也有相关部署。据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共用支持类设备、实验耗材和备品备件等,共计98件产品,总重量约714公斤。天舟六号与空间站完成快速交会对接后,由航天员将上述产品转运至空间站舱内,按飞行任务规划陆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共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21CC肿瘤周|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卢凯华:医患齐心改善“带瘤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