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服务

市场服务

投产月余接到过亿元订单

时间: 2024-05-23 04:36:15 |   作者: 市场服务

产品详情

  一个多月前,经开区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投产,标志着贵州目前顶级规模的电缆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基地从启动建设到正式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是经开区和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坚持“两线”作战,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基地建设的结果。

  在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布电线车间,生产设备已基本完成部署。在这个车间的拉丝环节,一台设备一次性能完成20根铜丝的拉丝工作。

  “传统设备是单头拉丝,拉一根丝需要一台设备,我们现在的设备能实现多头拉丝,一台设备就能完成以前20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以此来降低能耗,提高产值,实现集约化发展。”新曙光电缆公司总经理赵文明说。

  提高产值,实现集约化发展,正是经开区当前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的一个目标。近年来,经开区围绕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建设贵阳南部现代产业新城的目标,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便是该区引进的其中一个产业项目。

  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位于小孟工业园,占地230余亩,总投资2.6亿元,由经开区产投集团和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新曙光电缆公司为贵州非公有制企业50强——贵州长通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为了实现集约化发展,从项目规划开始,新曙光电缆公司严格对标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设备3个“一流”,并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水平运营”的三高要求推进项目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新曙光公司对标行业先进,通过工艺改进、优选设备,把节能环保放在首位,着力降低能耗。截至目前,公司已投资9000余万元购买先进设备,包括高端生产装备150台套,检测设备110台套。

  通过先进设备“加码”,车间节约能耗达20%。除了已投产的低压电力电缆车间,中压电力电缆车间目前已完成生产线搭建,预计本月底前达到生产条件。

  在基地低压电力电缆车间包绝缘层环节,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板上设定参数,设备便会自动计算出绝缘层所需厚度、数量,自动计算并挤出材料用量。

  这是新曙光电缆公司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一个缩影。低压电力电缆车间主任邓仁辉介绍,电缆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而更要确定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原材料要经过拉丝、绞线、挤绝缘层、蒸汽、成缆、挤内敷层、钢带铠装等10余个环节,才能成为成品。“有了自动化设备,产品质量更有了保证。”

  目前,公司投产的生产线全部部署了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提质增效。以电缆生产的倒数第二道工序——铠装环节为例,通过自动化铠装机,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电缆外敷层铠装。以前,普通设备一分钟最快能完成8米电缆生产,且设备有可能划破电缆,如今,新型铠装机每分钟可生产12米至20米电缆,产品质量也进一步得到保障。

  自动化设备还帮助公司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邓仁辉以蒸汽环节为例进行了介绍,“以前,一批电线要完成蒸汽工序,一个周期至少要7天时间,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周期缩短到5至6天。”

  “智能化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高度协同,我们已实现了自动化,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所有自动化设备都预留了接口。”赵文明说,公司信息化建设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协同,公司将打造电缆制造的智慧车间,实现数据集成,建设数据中心,不断实现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投产后,目前低压电力电缆车间已吸纳就业76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吸纳就业300余人。同时,基地投产还将有利于打通电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行业聚集发展。

  从规划到建设,从建设到投产,新曙光电缆公司一直对标国内一流的技术和企业,按照行业领先水平,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为行业标杆。

  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新曙光电缆公司加快开拓市场,促进投资建设,紧抓国内市场尤其是西南部市场的新机遇,加快战略布局。

  为打造以贵州为依托,融合电线电缆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基地,新曙光电缆公司目前已引进多位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积极和行业同僚、专家院士、电缆研究所深入开展合作,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产业链的战略要求,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引领行业发展,为贵州电高压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航空等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线缆,助力贵州新型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基地自投产以来,新曙光电缆公司已接到1.2亿元订单。今年,公司计划完成25亿元产值目标。

  基地的投产,仅是新曙光电缆公司向电缆头部企业进军迈出的重要一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将努力把新曙光电缆生产基地打造成为行业先进、国内一流、西南领先的大型电缆制造基地,并计划在“十四五”的前三年内实现年产值达50亿元的目标,力争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力电缆生产基地。

  而在“十四五”的后两年,公司计划再建设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产业基地,继续通过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不断助力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