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服务

市场服务

小作坊长成专精特新“小巨人”

时间: 2023-11-06 11:17:12 |   作者: 市场服务

产品详情

  9月21日,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钢丝绳输送带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李连成摄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视频二维码 扫码看视频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 李连成

  9月21日,笔者来到位于保定市博野县的华月胶带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里,一批准备发往韩国的分层输送带正在装车。“以往夏末秋初时节是胶带行业的销售淡季,但现在我们的订单一直在排队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宇说,11月前,公司的生产任务都是饱和状态,还有3.1万米分层输送带、1.2万米整芯阻燃输送带等产品需要发货。

  “尽管受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胶带行业市场行情不佳,但我们的销售额却每年增长8%。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提升9.5%,销售利润同比增长4%。”公司CEO孟凡佑指着电脑显示的财务报表说。

  自主研发的抗灼烧输送带产品,打破国外企业垄断;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评为输送带行业十强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的展示墙上,一项项成绩引人注目。

  “作为一家从低端起步的小作坊式非公有制企业,能取得现在的成绩,靠的就是不断研发创新。”孟凡佑说。

  1982年,华月胶带有限公司成立,主营业务是为粮食企业和小机械厂供应输送带。“公司发展了近20年,一直生产这些低端产品。”孟凡佑说,因为技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当地从业者逐渐增多、竞相压价,企业获得的利润慢慢的变少。“痛定思痛,企业决定砍掉部分低利润的产品,向专项、细致划分领域进军。”

  2010年,公司业务人员打听到一家澳大利亚铁矿企业,需要大量高耐磨钢丝绳输送带产品。但外企有明确的产品技术指标,即磨耗量不高于60立方毫米,而当时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的磨耗量为100立方毫米。

  这笔业务要不要接?企业内部产生争议。有的人觉得,公司实验室的3名工作人员只会按老套路调制配方,没有研发能力,接了业务也做不出达标产品。“没有压力,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就难有突破。这也是打开外贸销路的好机会。”孟凡佑最终拍板决定与外企合作。

  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立即启动科研人才引进工作,由于企业位置偏僻、研发基础薄弱等原因,均遭到对方婉拒。与外企约定的交货时间是半年,时间不等人,如不能尽快研发出达标产品,公司将面临违约风险。

  正当孟凡佑一筹莫展之时,博野县有关部门通过中国橡胶协会,在素有橡胶工业“黄埔军校”之称的青岛科技大学为该公司对接上一名老教授,对方同意提供技术指导。

  为尽快研发出达到外企要求的产品,企业成立攻关专班,各部门负责人由老教授指挥,随时为实验协调所需原料、设备。生产高耐磨钢丝绳输送带最关键的环节是制作混炼胶,老教授在原有工艺基础上一次次增加抗拉材料,经过30多次实验后,样品耐磨性终于达到外企要求的技术指标。一个月后,首批高耐磨钢丝绳输送带正式下线多万元收入。

  如今,华月胶带有限公司已拥有23人的开发团队,先后获得36项国家专利。去年,该公司自主研发成功抗灼烧输送带产品,打破了德国、日本等企业的垄断,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钢铁、水泥等行业。

  “虽然我们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每年研发投入达1600万元。”孟凡佑说,近年来,博野县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去年,公司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180万元,可以拿出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中。

  科研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发展,也推动了一些行业共性问题的解决。管状输送带可以在长距离运送过程中有很大成效避免扬尘扩散,但其横向刚性值没有参考标准。刚性值小时,管状输送带易软塌;刚性值大时,管状输送带重量增加,运送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也随之增高。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3年研发,最终获取该系列新产品横向刚性值的精确范围,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一个痛点,推动关联产业节能降耗。

  在输送带燃烧性能测试箱里,一块阻燃输送带样品在960℃高温下已燃烧30秒。随着酒精喷灯火源撤离,输送带样品3秒内自熄。“合格!”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宣布检测结果。

  这是华月胶带有限公司检测平台工作中的一幕。以前,公司的检测设备仅有一台5吨拉力试验机,只能检测橡胶强力。耐高温、酸碱、寒性、老化、磨耗等性能无法检测,导致产品不合格率始终在10%以上。要想做全面检测,只能去外地,往往一周后才能出结果,费时费力。

  “干脆自建一个检验测试平台。”研发部部长刘朝前介绍,该公司投入560万元,相继购入30吨电子拉力试验机、臭氧老化试验箱、耐热带高温拉力试验机等检测设备70余台(套),填补省内多项检验测试的项目空白。该检验测试平台还为周边20多家胶带公司可以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带动博野输送带行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在华月胶带有限公司仓储中心,打包好的耐热输送带整齐排列,每卷输送带的标签上都印有“执行标准:GB/T20021-2017”字样。“这是我们参与编制的标准,是针对耐热输送带的特殊性能制定的国家标准。”刘朝前介绍。

  “以前发生质量纠纷,因没有标准,我们没少吃哑巴亏。”刘朝前说,一次某水泥厂客户采购了公司2500平方米耐热输送带产品,使用不久就反馈输送带更换频繁,认为产品质量有问题。虽然当时自行检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合格,但是由于没参考标准,公司还是赔偿客户9万元。

  华月胶带有限公司意识到参与国家标准编制迫在眉睫。2017年,公司应邀参与耐热输送带的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将可耐热温度定为180℃,使耐热输送带的覆盖层硬度、拉断生产率、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该标准实施后,不少同行和客户前来观摩,该款产品销量增加了20%。

  2014年以来,华月胶带有限公司共参与编制5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在全国胶带行业树起“华月标杆”。

  “与国外企业谈业务,人家上来就问是否参与过国际标准编制,这是公司实力的标志之一。”眼下,刘朝前正积极准备3项输送带国际标准编制工作。他说,作为中国输送带行业代表企业,能够参与到国际标准编制工作中,有助于推动国内外公司实现同标同质,从而让国内企业获得更加多国际合作机会。

  一家长期从事传统低端产品制造的非公有制企业,靠着多年锲而不舍创新研发,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不仅从低端同质化竞争中突出重围,还实现从做产品到做标准的跨越。华月胶带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为传统中小企业如何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

  采访华月胶带有限公司成长过程,当年那个小作坊的“大作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一是大眼光,企业没有停留在小打小闹、小富即安,而是砍掉部分低利润产品,向专项、细致划分领域进军。二是大勇气,敢于自我加压倒逼转型,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大手笔,在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研发创新上舍得投、盯得紧。四是大志向,热情参加国家、国际标准制定,树立行业标杆,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打下基础。

  如今,慢慢的变多的中小企业以“特”为技,以“新”为魂,在细分、专项领域大显身手,向着专精特新“小巨人”目标迈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充分激发非公有制企业科技研发活力,逐步推动产业集聚和标准引领,精准扶持培育更多优势“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