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拖链电缆

小九直播篮球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配套题库

时间: 2023-12-19 12:02:39 |   作者: 电梯拖链电缆

产品详情

  棘轮效应[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研;西北大学2023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研]

  答:棘轮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的。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其实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2.挤出效应[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研;西南大学2023年研;湖南大学2022年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其表现是: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而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但受成本和价格刚性的影响,其价格未有明显回落,因此导致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趋势。结构性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①部门差异通货膨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型通货膨胀模型;②资源供求失衡型通货膨胀,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③传递型通货膨胀,由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瑞典经济学家埃德格兰等人提出。

  4.凯恩斯陷阱[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研;湖南大学2023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研]

  答: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性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债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因有价债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债券,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为凯恩斯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凯恩斯陷阱的存在,而且凯恩斯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5理性预期[南京大学2021年研;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研;兰州大学2017年研]

  答: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更理论》(1961年)一文中首先提出。实际上,理性预期包含以下三个含义:

  ①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②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这中间还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简言之,理性预期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准确地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理性预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重要假设之一(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6效率工资[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研;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答:效率工资是指满足效率对工资的弹性为1时的工资,即工资增加1%,效率也提高1%时的工资。为了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厂商愿意支付高于平均薪资的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雇主必须把工资作为刺激雇员努力工作的手段。雇员在工作时候的努力程度决定了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效率,如果员工积极性高,则生产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而雇员工作时的努力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雇员得到的报酬的高低。如果雇主给雇员支付的工资高于别的企业从事同种工作的雇员的工资水平,雇员就会觉得自身的工作是有前途的“好工作”,并为了保持这种好工作而努力工作,这就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根据这一理论,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雇主除非迫不得已则不愿意降低员工的工资,因为这不利于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但如此,社会上的工资水平总体上有一直上升的趋势。而且,高工资率还能刺激产生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不可避免引起对劳动的需求的下降,从而社会上失业的存在就应该理解的。

  答: (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是长期资金市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为降低失业率,中央银行会放松银根,刺激经济稳步的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为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会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影响失业率的因素包括摩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临时性或季节性因素、技术性因素等。

  (2)劳动力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数(16~64岁人口数)×100%。

  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8.自动稳定器[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研;兰州大学2017年研]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须政府政策变动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波动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最重要的包含: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和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一定要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措施。